Discuz! Board

查看: 628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中北大学校园规划设计

[复制链接]

93

主题

125

帖子

469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69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3-4-6 22:05:4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" style="visibility: hidden;">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项目名称:中北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地点:山西省太原市总建筑面积:572570㎡设计团队:乔永学、张寅、徐洪光、商学伟、张天宇、孙琳琳、高杉、吴晓凡、李延明设计时间:2021年1月
校园整体鸟瞰图
新校园东南向鸟瞰图
新校园西南向鸟瞰图
科创谷东向鸟瞰图
科创谷东向鸟瞰图
科创谷(教学区)透视图
兵器科学大楼鸟瞰图
兵器科学大楼鸟瞰图
兵器科学大楼节点透视图
生活区西南向鸟瞰图
体育中心透视图
东大门入口一点透视图
总平面图

「项目概况」
中北大学位于山西省太原市。现状校园总用地面积约109.3公顷,校舍规模约70万㎡,教室住宅约25万㎡。由中间铁路线划分为南北两部分,铁路线以南为教学区和教师生活区为主,以北为教学实验区和学生生活区为主。
本次校园扩建规划项目的总用地面积约48公顷,拟建设规模42.1万㎡,分两期建设。近期拟建10.6万㎡,包括东大门、兵器科学大楼、体育馆、仪器实验大楼、软件实验大楼;十四五拟建31.5万㎡,包括新能源化工大楼、软件学院及软件孵化园、智能制造研究中心、交叉科学技术研究中心、新材料科学中心、电子信息研究中心、学生公寓。

「规划理念」
1.  根深叶茂
a. 根深——军工历史悠久
中北大学军工学科历史悠久,在学校的规划发展中,应充分继承特色学科优势,引领周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发展。
将学校的兵器大楼放置于学校两轴的交汇处,以标志性的建筑造型,突显重点建筑的形象,强调特色学科。
b. 叶茂——学校的生长、学科的发展
校园以老校区为基点,沿南北向发展轴线,由南向北生长、拓展,轴线两侧串联学校图书馆、行政主楼、科学楼、兵器大楼等重点建筑。
学校在未来发展中,围绕特色军工学科,联合周边军民融合相关企业、科研院所等,带动区域发展。
2.和合共生
a.新旧校园共生
将新校区的教学区与原有教学区相邻布置,形成整个校园的中心;教学环外规划生活区,最终形成:内环——教学环;外环——生活环。将新老校园整体化、系统化。
对现状路网进行梳理,提取路网的肌理,并将其向新校区延伸。采用合理的尺度,将新区用地街区化、块状化,采用“小街坊、密路网”,使新校园的图底、肌理与老校园协调。
b.校园与城市共生
在进行校园规划时,通过共享校园的建设,实现校园与城市的统一。
校间共享:基地东侧为中科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,校园规划时应注重校园间的设施共享、资源共享,比如将体育设施、学术交流等功能设置于地块东侧。
校城共享:基地周边有多个居民小区、社区,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校园设施向周边城市开放,促进校城融合。
c.校园与自然共生
在规划中,应注重人文与自然的统一,规划结构应呼应周边山水格局,通过景观廊道、观景视线通廊等,将自然景观引入。
3.飞龙在天
在校园重点位置的规划设计中,采用了龙的形象:东大门的造型来源于“二龙戏珠”的传统形象,两条巨龙由地下飞出,交汇于东大门上空,也呼应了轴线正对的二龙山。
科创谷的鱼骨形结构和蜿蜒的形态,象征着腾飞的巨龙,寓意着学校未来的发展、壮大。

「总体规划」
1.空间结构——“一心两轴 一带两环”
校园整体规划呈圈层式布局,各个功能区以组团状分布于各圈层之间。内环为教学区,外环与内环之间布置生活组团与后勤服务组团。
一心:即兵器科学大楼,主要作为兵器的陈列、展示,以及学校行政等功能。位于校园两条轴线的交点,是整个校园规划的结构核心,也是功能核心。兵器科学大楼造型为“外圆内方”,圆环内为科学研究、行政办公等功能,内部方形体量内为兵器陈列展示以及学校校史展示。
两轴:即发展轴和礼仪轴。
南北向轴线为发展轴,顺应学校自南向北的生长趋势,轴线从老校区的行知广场开始,自南向北分别为教学主楼、图书馆、9#实验大楼、半导体学院及研究院、科学楼、仪器实验大楼。
东西向轴线为礼仪轴,由学校东大门开始,进入校门后为学校礼仪广场,轴线的视点中心为兵器科学大楼,为校园的核心。
一带:即科创谷,围绕校园核心呈半包围带状。
将新校区的学术交流中心、教学区,及老校区的游泳馆、图书馆、教学主楼、实验大楼等串联为一个整体。鱼骨形布局宛如一条山谷,建筑内院,及公共建筑的楼前广场、绿地、景观等形成了一条校园内步行景观带。内向型的街道,结合景观设计,为学生提供一个室外活动、学术交流的场所。

两环:即交通环和生活环;
外环作为交通性道路,连接地上和地下停车;内环以人行为主,部分经过管制的车辆可以进入,通过两层环路实现人车相对分流。两环的结构,形成了圈层式布局,中心为教学区,生活区,服务区沿四周布置。
2.功能分区
现状校园以西南侧老校区为基点,逐渐向北、东北方向生长发展,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逐步形成了中间为教学区,周边为生活区的功能结构。

新建校区的规划中,结合老校区的功能布局,将教学区布置于场地中间,生活区沿场地四周布置,最终形成圈层式布局,内部为教学区,四周布置生活区。
3.道路系统
校园道路系统共分为三级:
一级路为外环路及连接校园出入口的道路,道路宽度为10m ,是学校主要的车行道路;
二级路为各功能区之间的支路,道路宽度为6m,主要承担各分区与车行主路之间的交通联系功能;
三级路为各分区内部,以及科创谷内部的人行道路。
4.交通分析
校园共设置四个出入口,南大门和西北门为保留校门,东大门和东北门为新设出入口。其中,东大门为学校主要出入口和形象入口。东北门主要作用是便于与东侧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互通,和学术交流中心的对外使用。
校园整体人车分流,外环车辆畅通,内环慢速保护,方便快捷,整齐有序。
5.共享校园
1.校内共享:校内教学建筑与公共建筑由科创谷轴带串联,本科生与研究生实现资源共享;同时轴带上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独立的片区,学院之间相互独立,又联系紧密。
2.校间共享:科创谷端头的学术交流中心与道路东侧的国科大围合出一片共享区,两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。
3.校城共享:中北大学与国科大同属太原北部军民融合创新基地,依托大学,凭借北部良好的生态环境,建设以科研教育、创新研发、医疗康养为重点的北部科教康养片区,形成校城之间的资源共享。
6.景观分析
新建部分通过东西-南北两条轴线将硬质铺装的停留集会节点串联起来,同时在轴线上点缀景观小品;通过科创谷学术轴带将绿化串联起来,形成灵活生动、富有变化的通行空间。
·
·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请支持正版 - 标奇创意 http://addon.discuz.com/?@68363.develop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