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

查看: 33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济南优秀高中推介 | 50个社团,举办各种校园活动,在这读中学堪比上大学!

[复制链接]

129

主题

157

帖子

565

积分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565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8-22 14:55:1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在手机客户端致力于实现信息个性化推送、手机等数码产品千方百计满足人们个性化需要的时候。在教育领域,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也正在回归。
作为济南市唯一一所大学附属高中,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在先行尝试,打造更加个性化的教育和服务,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。
如果问许多学子,在人生最黄金的中学阶段,珍贵的收获是什么?山师附中的学子们或许会给出这样的答案:结识了优秀的师友、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潜能、对未来更有自信。


建立生涯规划平台,
让学生弄清为什么而学?

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(下称:山师附中)在学生中间做了一项调查:你认为对学习成绩和目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?调查结果出人意料:四成学生认为个人理想是首要因素,三成学生选择家庭教育和关系,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选择老师的督促。
这一调查给山师附中的老师们以启发:内心真正的理想是一个人成就取得的根本驱动力。作为政教处副主任,庄增臣老师也深有体会,曾经有亲戚家的孩子问他,高考考了610分报什么学校好?哪个专业热门?这让他无法回答。
“每个人兴趣不同,选择专业怎么能单从热不热门来考虑?”庄老师说,不过,如果孩子既不了解外界、也不了解自己,只是埋头学习,一定会茫然。
高考改革逐年深入。去年年底,我省提出了“3+选考”的改革方案,将在2017年启动,2020年全面推开。“3”是指语数外三科,不分文理,“选考”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、就业意向、高校专业要求,选择学和考的科目。2020年,在高考填报志愿时,我省也将采用“专业(类)+学校”的模式。
今年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是新高考首批学生。“这意味着,一个学生在进入高中时,就应该思考我想干什么、我能干什么、我该怎样做,这三大问题。”庄增臣说。
为帮学生解决“为什么而学”的问题,山师附中组织校内外专家,成立了职业生涯规划课题组,建立了“生涯指导和新高考学业指导平台”,对学生进行四个方面的指导:生活指导、生涯指导、学业指导、心理指导。
庄增臣说,学生的兴趣、能力等在个性化平台上以数据体现。此外,在线下,学生还有机会接受职业生涯指导课,与大学对接,让学生通过夏令营等形式走进大学校园,了解大学教育及专业设置。
学校发动社会和家长资源,与各个单位对接,建立校外实践基地,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,了解社会。通过这些,每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对自己有所思考,对未来的规划也会逐渐清晰。


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锻炼施展,
今年700余人次通过综招、自招

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山师附中学生邱政宣对未来已有了自己的打算。“我想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。”邱政宣说,他从小喜欢生物学,上了高中后,在生动的课堂之外,又有了很多进实验室的机会,他发现,观察细胞分裂等生物实验是那么有意思,从此更想学生物专业。“我对生物的真正热爱是在附中培养的。”他说。
知名历史学者傅国涌说,中学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一个关键阶段,对人格的塑造、思想的成型、习惯的养成往往非常关键。高中三年,邱政宣参加了辩论队、足球社等社团,以及校园歌手大赛、模拟联合国等活动,还当选为幸福柳校区学生会主席,他的学业成绩始终保持在全年级前100名。
邱政宣说,附中的老师更像是引导者,而不单纯是知识的给予者,许多活动,老师放手让学生创意和组织,与同学们一起讨论。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,邱政宣获得了宝贵的机会锻炼了能力,发现了自己的潜能,从而更加自信,“遇到学习或者其他困难时,我知道自己能行。”他说。
目前,山师附中有50多个各类学生社团,每年的中学生戏剧节、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。
校长王玉璋认为,活动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,能够培养能力、挖掘潜质、发现自我,这些看似“无用”,随着一个人踏入大学、社会,会越来越有用,他们一定会把在高中获得的综合素养用到以后的学业、生活和工作中去。
社会上总有一些声音:作为录取“指挥棒”的高考评价方式不改革,学校教育瞎折腾有什么用?
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渐深入,这一声音越来越微弱。2017年,山师附中共有700余人次通过了各个大学组织的综合素质评价招生与自主招生测试,为高考录取增加了筹码,与在高中得到的全面发展机会紧密相关。
2012级学生回楷璇由于在戏剧节上的出色表现,学校团委和班主任为她写了推荐信,优秀的作品加上较为出色的学习成绩,回楷璇成功通过了兰州大学、中国传媒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三所学校的自主招生材料初审,并顺利进入复试环节,最终考取了兰州大学哲学系。


与高校联合育人
做一所有大学气质的中学


作为济南市唯一一所大学附属高中,山师附中携带天然的大学基因与气质,“戏剧节”等活动无不沉淀着大学气质的精髓,同时,在联合高校资源上山师附中有着更强的优势。
校长王玉璋认为,高中在与大学资源对接,与大学联合育人上合作的空间很大。近年来,山师附中在与高校联合育人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尝试。
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表演专业对接,山师附中将艺术素养的培养引入航空特色班、艺术团,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和研究生亲自授课,提高学生艺术素养,对艺术团各项活动给予指导;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对接,大学教授走入山师附中的创新作文实验班,让怀有作家梦的孩子在高中就能得到高水平的指导;在大学心理教授的指导下,山师附中开发有生涯规划指导等课程。
“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”自2013年实施,山东师大附中共有40人入选,为全省入选人数最多的学校。分别在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命科学以及计算机等5大学科,师从山东大学的知名教授,在科学兴趣、创新思维、实验研究、论文写作等方面获得培养。该项目已经成为山东师大附中与高校合作培养尖子学生的重要路径。
有评价说,附中是敢于“给应试教育的屋子多开几个窗户”的学校。“社会氛围太功利,但教育不能功利,一所好的学校应当引领家庭和社会教育观念,而不是一味地迎合。”王玉璋说,不要把任何事情都与分数直接挂钩,教育要为孩子的十年、甚至二十年后做铺垫,二十年后他们有什么样的价值、做出了怎样的贡献,教育者应想一想,此刻我们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?

高考在变革,
核心素养的培养越发重要

何为核心素养?王玉璋校长说,核心点是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”,出发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提升21世纪国家人才核心竞争力。
在山师附中,培养学生的“核心素养”绝不是一句空话。每一学科都有各自的核心素养培养标准及方案,在这一标准下优化课堂教学。王玉璋说,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,要从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生自主能力,从关注单一学科学习转向关注跨学科学习,从关注学习效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,从当下每一堂课开始培育学生。
“办一所学校,不能不考虑国家和社会将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,否则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。”王玉璋说。
目前,在许多领域,越个性化产品越畅销,无论是高科技数码产品还是传统产品,产品一次次升级换代,重要目标就是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,如果把教育内容与形式看作学校的产品,也是同样的道理,两千年前孔子提出的“因材施教”理念在今天仍是教育的终极追求。
将来的“3+选考”改革方案也鼓励学生在某一学科上发展专长,在兴趣学科上多学、学深,附中将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内容和任务,打造个性化的教育和服务。

实习生:常海月
编辑:潘潘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请支持正版 - 标奇创意 http://addon.discuz.com/?@68363.developer